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2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12月31日

满帆快进正当时

■ 记者 顾爱东

时光荏苒,见证铿锵发展步伐;岁月缱绻,诉说日新月异变化。

从冬日冰雪、春和景明,再到夏日繁花、秋日硕果,时光轮转中的海安大地风光无限。而比季节更迭还要动人的,是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奋楫笃行的奋斗场景——

1月9日,全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迅速擂响大抓招商、猛攻项目的战鼓,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投入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夯实我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底气。

发展,就是要在竞争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持之以恒抓招商、紧张快干拼项目,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实现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接续突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盒马食品智能产业园盖亚高端乳品项目和百珍盒马智能工厂项目接连开工;2024海安(上海)招商推介会、江苏海安(北京)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接连召开;开发区、高新区、滨海新区、曲塘镇项目接连集中签约……海安大地处处演绎着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数字是发展最好的注脚。1—11月份,全市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43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4个,新招引认定科创项目161个,入选省级重大项目7个、南通市级重大项目32个,连续三个季度在南通市项目建设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持续领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核心竞争力。

海安向“新”而行,向“新”而进。聚焦“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科创资源富集区,科学绘制科技招商图谱。

今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均为南通第一。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38家,居全省前列。高企总数达631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150家。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海安坚持产创融合,主动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整合利用平台高校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与省产研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3家,江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成功落户,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启动运行。

科创新城可知可感,枢纽经济带动效应加速彰显。

近年来,海安依托货运站、高铁站、二级编组站等陆港优势,以及周边丰沛的海港空港资源,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实现公铁水联运“无缝对接”。今年,铁路老货场改造投用,国际货运班列公司挂牌成立,中阿班列重启开行,铁路物流基地到发量预计突破240万吨,凤山港集装箱吞吐量5.4万标箱。新设棉花、棉纱交收仓库,全省首家县级顺丰速运综合物流集散中心落地运营。获批建设全省首个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让基层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海安坚持将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者“双轮驱动”、同向发力,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3月22日,基层社会治理“大体检”专项调研活动从曲塘启程,主要领导一线“坐诊”,19个部门联合“开方”,对所有区镇逐一走访,系统“治病”;5月5日,海安市“跨江融合促发展 基层治理固底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6月召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会……海安积极推动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握指成拳”把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收获,都是踏踏实实、努力奋斗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都是海安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责任担当。

一年,既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安儿女将勇毅前行、奋发进取,以更澎湃的激情、更务实的作风、更雄劲的步伐,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